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章豆芽大卖添新活 报仇心切招公谨(1/2)

来者都是客李愔虽然烦他们对自己指指点点但也不好赶人。

美食是最好的武器!

李愔让大姐张盼娣和张大娘张罗着卖豆干,找个地方让张招娣坐下。

“三郎我可以帮你洗豆芽菜。”张招娣有些怯弱小声的说。她不想当个废人想帮一点忙。

“嘘嘘!二娘在这里要叫龙须菜。”

“呵呵,嗯!龙须菜!我洗菜你炒可好?”

读书人就是厉害,这名字一改一文钱一斤听上去显得特便宜,难怪耶耶在世的时候省吃俭用也要送三郎去读书,读书才能有学问,才能有个好前途。

张招娣不想干坐着,李愔也就顺了她的意,对人最大的尊重就是尊重她的意愿而不是强加对她的好。

李愔升起炉火,热起锅来盘清炒豆芽,先爆葱头那香气四溢无需吆喝引来无数人注意,出锅前加了点香葱段。

色香味俱全的清炒豆芽菜出锅啦!

美食确实能让人忘了八卦!

嗯!好吃!清脆爽口带有淡淡的豆香。尝到的人都叫好吃,李愔趁机解释道:

“诸位乡老,这龙须菜以一寸长最有营养价值,寸长的才能清肝明目。

太长了反而没有价值,好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长的龙须菜才值钱哟,各位乡老挑龙须菜时,千万别贪大贪长。我寡妇村出品的龙须菜保证寸长决不贪重量养太长了拿来卖。”

“一寸光阴一寸金,好词可有下句?”

“有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好!”

“给我来二斤寸金菜。”

“给我来五斤寸金菜。”

怎么转眼就成了寸金菜呢?龙须菜不是更高大上吗?为什么你们就不喜欢呢?

“三郎可有其他菜谱。”

“有的,可以加肉丝、豆干、虾仁等清炒,在夏季的时候来盘酸辣凉拌的能去暑气更能下饭,哦!对了这龙须菜冬天也可以产出,以后我们冬天就多了一道吃食,我给诸君拌一道凉拌菜吧!”

李愔把豆芽菜煮熟捞出放在盘中加盐、白醋、朱萸、酱油,再切点胡萝卜丝、蒜泥和葱花,淋上一点烧开的热油,搅拌后夹了一筷子喂给二姐张招娣:“尝尝味道,怎么样?”

“三郎别把我家的凉拌豆芽给吃了,快还给我。”

众人大笑!纷纷打趣说:“这是我们的凉拌豆芽,你俩别偷吃。”

不同于清炒,这凉拌的味道更能尝到豆芽本身那种豆香味而且口感更脆。

“嗯!这个做法简单又好吃。给我来二斤。”

“……”

五十斤的豆芽根本不够卖,好在明天有一百伍拾斤才平息民怨。

李愔在市场又订了十五个水缸,黄豆、绿豆又各订百斤,又买了了五十斤面粉和大米。

这豆干和豆芽技术门槛太低,只要有心人琢磨一下进货材料,没多久就会做出来,李愔想做龙须面也叫线面,一种老人小孩吃了容易消化的面。

不知为什么李愔潜意识里不想把技术垄断,总有一个声音在心里告诉他放开技术社会才能发展。

即然不珍藏工艺那只能引进新技术,线面和米粉就是李愔想让全村人做的事。

在营养普遍不足的大唐,大部分的奶妈奶水不够,米粉和面线糊将弥补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问题。这可是积公德的事。

下午回来后,李愔先让林家婶婶把黄豆制浆,然后他才开始做实验。

先把大米碾碎,大约要碾到四次才能是完全的粉沫状,然后炒熟,待凉后装在陶罐里密封。

这种米粉营养价值无法和后世添加不同微量元素的米粉相比。但在缺奶水的大唐,还是能弥补缺乏的营养。

最好能搭点蔬菜泥、水果泥、胡萝卜泥、南瓜泥,李愔准备把这些搭配冲调的方式全印出来贴在陶罐上。

把想法和大伙说说,获得林家婶婶和刘家婶婶的一致支持,养过孩子的才会知道李愔做的是件多大的功德。

“大娘,把村长叫来我想线面和米粉手艺全村人一起做,这线面和米粉可以储存可以做遍全大唐。”

“真的吗?好呀,有几户早上还偷偷问我招不招人,我想我们养不了那么人就拒了。”

“豆芽、豆干不便运输仅靠一个泾阳城,生意做不大。线面和米粉可以,让村长来吧。”

“好,我马上就去。”

古人的乡情比现代人浓厚的多,能帮到全村比自己变富婆还要高兴,这时的张盼娣一点都不像是位大姑娘,连蹦带跳就跑了。

——

古代的歌星就是青楼艺伎,一位出色的歌星除了好嗓子之外还要有首成名曲,古今中外都一样。

泾阳丽春阁头牌解语凭一首《雪落下的声音》横扫长安城力压群芳,这也是自秦汉以来京城花魁首次败给“乡花”

自古以来国家的首都京城会变,但京城花魁永远是全国最靓那一朵,这一点不会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您好》 最新章节第6章豆芽大卖添新活 报仇心切招公谨,网址:https://www.bqgbi.org/68_68586/93.html

我在港综当幕后大佬的那些年 赘婿出山 艳城香修 临仙行 末世女王的崛起 斗神至尊路 没事你惹她干嘛,王妃来自高等文明 火影之我的手办军团 未来女儿找上门 炮灰逆袭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