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汽车产业共同体(2/4)

轿车于1963年开始批量生产,改革开放之初,它是国家专控商品,只有县团级以上的干部才能乘坐,普通人和私人企业均无权购买,而到了1983年之后,日渐出现生存危机的汽车厂,开始私下向社会出售轿车,每辆定价2.5万元,当时上海汽车厂的老工人回忆说:每次卖车的时候都害怕极了,提心吊胆的,生怕犯什么政治性错误。

而就在上海牌轿车羞答答的在市场边缘徘徊的时候,1984年,德国大众在华投资创办了第1家中外合资的汽车厂,这些年来,德国在华投资逐年增加,去年的时候,桑塔纳轿车的年产量达到了6万辆,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今年接近上海轿车在过去28年的总产量,已俨然成为了中国市场的第一轿车品牌。

而在去年8月美国的《商业周刊》评论说,1990年,上海大众的税后利润一举超过了大众的全球盈利目标,其原因之一是,只有在中国这样的国有经济条件下,一辆普通的大众桑塔纳轿车才能卖到人民币17.8万元,几乎6倍于该产品的世界平均价格。

很显然,惊人的利润空间,是导致中方最终决定放弃上海牌轿车的重要原因。

自从在1985年组建上海大众汽车之后,原来的上海汽车厂名存实亡,全场2900人中的业务骨干共1600人,全部都去了新的合资厂,上海政府主管部门也不再对原来的生产项目再投入,上海牌轿车在形同被弃的情况下,苟延数年,终于无法支撑。

就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在未来4年内报废170万辆,在1974年前制造的老汽车,绝大多数的上海牌轿车都在此列,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利好,可惜那些年迈的国营老厂已无缘分享蛋糕。

《南华早报》引用物资部门官员的话说:政府将机关和企业用新车替换的帮助。,这些新车主要是由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的合资工厂生产的。

上海牌轿车的消失,是一个象征性的事件,在跨国公司和新型民间企业的双重冲击下,曾经红极一时的老牌国营企业品牌都相继凋零,一个时代终于在恋恋不舍中退去他最后的一道余晖。

老牌汽车国营企业的最终消亡,给上海桑塔纳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这也意味着在未来几年,上海桑塔纳将会迎来巨大的辉煌,在德国大众获得巨额丰厚利润的同时,也能够为上海市政府对面带来巨额的税收,同时带动整个上海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但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直到现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逆流1982女主》 最新章节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汽车产业共同体,网址:https://www.bqgbi.org/345_345863/157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