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 十四篇 冯家山水库(2/3)

我在我的家乡看到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这些面孔带着倔强在祖国的版图上留下了希望与梦想。”

摄影师金莎行走在绿树成荫的羊肠小道上,她看见了山崖上的一排排窑洞,望着密密麻麻的窑洞她想起了伯父给她讲述当年修建冯家山水库的场景。伯父告诉她冯家山水库是上世纪70年代初修建的,修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凤翔县,宝鸡县,岐山县,扶风县等几百万亩农田的抗旱灌溉问题,当时,修建大坝的工地上宝鸡,凤翔,岐山,扶风等四县七大建设兵团,工程上马三万四千余人,日上劳动力最多时达十万人之多,这里曾有146位干部群众为工程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建设者们住窑洞,啃干粮,不怕苦,不怕死,在当时生活环境艰苦,建设条件落后的情况下,靠人拉肩扛,用铁锹,镢头,架子车,双脚,双手以及玉米面、高粱面和每天4毛钱补助修建而成的。

沿着千河河堤继续向前行走,她隐隐约约看到了远处的黄梅山,黄梅山位于贾村塬桥镇北部,地处陈仓区,凤翔县,千阳县的交界处,四山环绕,风景优美,北有天佛寺,花因寺,东有东灵山,西有西灵山,南有西观山,双龙寺,黄梅山俗称黄米山,又称马迹山,马脊山,山下有马迹泉,相传为周穆王西巡马死所葬之处。

摄影师金莎收回视线决定折返回去,望着奔流的河水望着冯家山水库她想到了王家崖水库,王家崖水库位于陈仓区千河镇王家崖村北的千河干流上,宝鸡峡总干渠从坝顶通过,大坝既是宝鸡峡总干渠跨千河的过沟建筑物,又可拦蓄千河径流调济宝鸡峡灌区用水,该工程1958年11月动工兴建,1962年春工程缓建,1969年3月工程开始复工建设,1970年12月竣工,1971年正式投入运用。与王家崖水库相比,冯家山水库更像是它的孪生兄弟,两座水库犹如镶嵌在大地上的两颗明珠,两支水系全都汇入了渭河里,渭河的水又都流入了黄河里,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华夏的子民也造就了文明的历程。

摄影师金莎再次来到冯家山水库大坝的坝顶上来回踱步,她望着清澈的水面惊叹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用双手和汗水谱写了伟大民族的赞歌,坚固的大坝象征着无穷的力量,奔流的河水象征着炽热的希望,葱绿的草木象征着恒久的梦想,而坍圮的窑洞象征着虔诚的信仰,在光明的征程上,水库不仅仅是一枚小小的勋章,更是一座照耀千秋万代的丰碑,我们在亘古不变的蓝图里一次次觉醒,一次次沸腾,一次次超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美宝鸡》 最新章节第四 十四篇 冯家山水库,网址:https://www.bqgbi.org/308_308991/4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