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五章 袁世凯辞官,慈禧西狩(2/4)
一点儿有用的支应,凭什么给他们?”
仗着几代人跟着袁家起来的“家将派”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也跟着嚷嚷起来。
徐世昌摸不清袁老大到底是啥意思,犹犹豫豫的提醒:“大人,如今朝廷大势已去,咱们不如趁早选一条明路。”
潜台词儿不用说了,大家伙儿都明白,干脆趁着人马齐整装备全活儿,就地反正投了革命军,兴许能混个不错的前程。
袁世凯黑脸上露出讥讽的笑容,喝道:“你们把事情想简单了!真要能那么干,老子何必等到今天!行啦,都老老实实的跟我出去迎接钦差。”
也不等手下们再三劝慰,一按桌面撑起肥硕的身体,径直分开人群冲出衙署,大步流星的头前赶往营外。
众军官亲信们一头雾水,猜不出他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跟上去。不多时,便把在外头晒得脑袋发昏的钦差一行跟迎迓入内,摆开香案齐刷刷跪地恭敬接旨。
钦差和太监不知道他们在闹什么花样,但却清楚的看到一众军官们眼神中闪烁的凶狠不善,那杀气腾腾的气氛,吓得他们哆里哆嗦,话都说不利索。结结巴巴的迅速宣读完圣旨,连留下吃饭都不敢,逃命也似的立即离开。
圣旨赞扬袁世凯练兵有方,抗击叛军有功,乃提调为河南巡抚,加兵部右侍郎,即可赴任。他的亲信如徐世昌、唐绍仪、赵秉钧等文职也各有封赏,更分派了外省的实职。一众武官都提升了一级半级的,好歹是基本都留任,不过全都成了副职。不用说,正职必然是要留给即将前来接管的满人。
见袁世凯居然如此痛快的接旨,一众人顿时傻眼!
徐世昌心中疑惑难解,忍不住问:“大人。您当真要去河南上任?”
袁世凯眼睛一扫众人。淡淡的道:“我的确要回河南。不过不是上任,而是解甲归田,回乡种地去!”
“啊?!这怎么能成?!”
脑子转动不够快的军官焦急的叫起来,徐世昌却猛然回过味来,击节赞叹:“大人此举甚妙!”
见一群老粗满脸的茫然,他不得不耐心的解释:“我们得成全大人的一世英名,不能被人骂成是贰臣!就算大人离开了,有诸位在。还怕不能掌握住这武卫右军?”
能混到袁世凯的手底下成为骨干的,没有一个脑袋不好使的,给他这么一提醒,登时都反应过来。当即拍着胸脯打包票:“大人尽管放心,这天底下,没有人能让咱们武卫新军变了颜色!”
袁世凯却谦虚的摆摆手:“不要这么说嘛,武卫右军是朝廷的部队,有朝廷一日在,你们就不能有第二个说法。都踏实听朝廷的差遣,好生护佑手足弟兄。别让他们随意就折了。”
陆建章和曹锟这俩老油条嘿嘿笑道:“您就放心的吧,管保一个都不会少!咱们会让新来的大人们感受到热情和忠诚的。”
袁世凯满意的哈哈大笑。随后。他安排徐世昌等人一样辞官不干,跑到天津租界去当寓公,自己轻车简从,当日就经保定直奔河南项城老家。
武卫军换帅的消息迅速传遍京津,造成新一轮的轰动和议论,杨浩闻讯不由大赞:“老袁不愧是一代枭雄,这种善于投机钻营的能耐实在令人佩服啊!”
李经方得到消息之后,觉得老袁是个难得人才,赶过来跟杨浩商量,打算把老袁拉拢到革命军里来。可一听杨浩的说法,登时一头雾水。
杨浩毫不客气的揭开袁世凯那一石数鸟、以退为进的用心:“老袁是看清楚了满清大势已去,离着彻底败亡不远,因此顺坡下驴的解职辞官,这就全了清廷给他这些年富贵的恩义。他却可以呆在老家暗中遥控那些一手提拔起来的军官,保证那支部队始终服从他的号令。等咱们彻底推翻满清之时,便可反正投靠过来,顺便把保护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立鼎1894》 最新章节第三八五章 袁世凯辞官,慈禧西狩,网址:https://www.bqgbi.org/2_2485/385_2.html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太莽
全员火葬场后,我被全世界团宠了
隐居三年,出狱即无敌
快穿之男神给个面子
从太子爷开始的娱乐圈大佬
灵笼:推塔只是开始
重返2000:大国机长
武侠:拔剑十年,剑神见我需低眉
改造世界之重塑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