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舍命相助(1/14)
论什么时间是国剧,也就是京剧等曲艺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
答案一定是四几年。>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就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京城戏院娱乐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
无论是剧目、从业人员,还是观众人群所属阶层的包容度,都达到了相当繁荣的程度。>
当然了,在繁荣的背后,始终存在官方管制、精英批判以及新型娱乐方式,比如电影等品类,抢占市场的潜在威胁。>
管制是因为意识形态区分了剧目内容,更引申到了从业人员的正治立场问题。>
而精英阶层的批判则来源于他们对从业人员的龌龊行径和历史的鄙夷。>
当时从业人员所处时期和地点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互有勾结,他们是弱势群体,是受压制和欺负的。>
而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或者说京剧的发展和起源时期对从业人员的限制等因素,造成了戏班子以男人为主的现象。>
或者说,从一开始戏子就只是称呼这些男子从业者的称呼。>
京剧表演除了老生和武生外,均有男扮女装表演的需要,这些人技艺高超,画上妆容扮了嗓音是分不清男女的。>
而在封建朝代,他们没权没势,又没有保护自己的力量,这种情况便出现了畸形状态。>
后世有年岁较大的从业者回忆,那个年代男子从业者除了老生和武生外,均是小相公。>
也就是说,想要生活好,或者说生存下去,就要磨练这种阴柔的气度和技艺,越似女人越有知名度。>
而知名度是需要大量金钱捧起来的,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达官显贵。>
这些人有权有势,视这些人为玩物,猎奇与刺激的心理驱使下,就会对这些男子从业者行丑恶之事。>
事情都要分两方面去看待,有威胁就有屈从,这些从业者也有趋炎附势之人,将这种行为扩大化,或者说普及化了。>
最终在京剧大发展时期就出现了受人诟病的一面。>
人们在追星京剧名角的同时也在批判和唾弃他们的身份,即便是高价门票依旧趋之若鹜。>
都言道裱子无情,戏子无义,但凡出个有情有义的都会大书特书,甚至会成为历史人物。>
这种强烈的反差造成了这些人的收入极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最新章节第231章 舍命相助,网址:https://www.bqgbi.org/251_251142/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