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 R-33发射(1/2)

在后世的解密资料中,米格-1截击机和强悍的r-导弹的组合,是在八十年代初期才服役的,但是,实际上,一向对截击机情有独钟的苏维埃的防空军装备部门,对这款截击利器的研制早就开始了。

确切的是在1968年5月4日,米高扬设计决定开发米格-5战斗机的现代版:e-155e-155mП,这种型号,最终定型的时候赋予了米格-1的编号。而那个时候,米格-5的试飞还没有完全结束,下一代的预研就拉开了帷幕。

由于苏联在电子技术上的落后,想要靠常规方式,米格-1是不会具有明亮的眼睛的,必须另辟蹊径!于是,将地面的相控阵雷达搬上了天空,达到了截击机的需要,探测距离远,可以截获的目标多,而且还有多目标攻击能力。

貌似很先进,但是,这跟ag-9还是有差距的,比如耗电量和重量,那就都是ag-9的数倍,也只有米格-1的身板能扛起来。

而在同时,为了与新式雷达配合,米格-1还需要一种最大射程在10千米以上的导弹。竞争在“三角旗”首席设计师a.利亚平的k-和首席设计师m.比斯诺瓦特的k-50之间展开。最终“三角旗”的设计方案被采用。经过改进,这种导弹拥有优秀的气动性能,同时,为了降低挂载在机身下的气动阻力及温度。采用了导弹半凹陷进机身的设计,沿着机身下成对布置了四枚导弹。由于半凹陷埋入式布置方式,还采用了导弹弹射机构。

这种导弹从六十年代末就开始研制。进入七十年代之后,导弹的试飞工作就已经开始了,首先是在米格-5上试飞的,随着米格-1的研制进展,也开始挂载到了米格-1上,就在76年月的时候,第一架试验靶机米格-17,就被成功地打下来了!

r-导弹已经开始成熟了,虽然还需要后续发展。但是现在已经达到了实战状态!

米格-1吊挂四枚r-,本来也是应不时之需的,现在,突然发现的状况,给了米格-1机会。

美国人最后的骄傲,也就是雄猫战机上的不死鸟导弹,拥有对米格-5的远距离的狙杀能力了!而现在,苏联也已经在这个方面赶上来了,苏联也拥有了类似的导弹!

打开加力。米格-1截击机开始加速!靠着强悍的发动机,米格-1从巡航的0.85马赫的速度,很快就超过了音速,同时高度也开始爬高。

后舱的费多托夫。此时也在快速地操作着己方的火控系统,同时锁定四个目标,并且展开攻击。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是在实际中。这还是第一次!

跟ag-9不同,那种平板缝隙雷达天线。想要锁定目标,就得对准,想要同时锁定不同的目标,那就得不断地刷新数据,ag-9雷达是靠着快速的扫描,刷新目标数据,来为己方的导弹引导,而到了末段,则是靠着主动导引头,完全不需要载机雷达提供波束,才实现了这种多目标接战的能力。

而sbe-16雷达,则是靠着改变雷达波束的相位来实现的,控制前面的雷达天线分成四个方向的波束辐射,就可以对准四个目标,同时展开攻击!而且雷达可以持续照射,也可以使用半主动雷达引导的导弹。

而以苏联的落后的电子技术,人工操作的步骤比较多,这完全是考验后舱的人员的时刻!

“准备完毕。”后舱的费多托夫除了是试飞员之外,还是熟练的电子工程师,现在,快速地完成了分配目标和锁定的任务,绿色的雷达屏幕上,四个圈圈,已经罩住了目标!

此时,米格-1已经爬升到了两万五千米的高空,距离目标九十公里,载机已经加速到了两马赫。

“发射!”费多托夫一边喊着,一边狠狠地按下了发射按钮。

机腹下,体积庞大的r-导弹,被弹射机构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色苏联》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八章 R-33发射,网址:https://www.bqgbi.org/24_24643/159.html

先婚厚爱:隐婚大佬他急了 万界圆梦收割机 让你拍宣传片,怎么都来参军了? 和表妹在一起的日子 灵气复苏之我是女神 最后一个御纸人 拐个老公带回家 海贼王之漫漫长路 盛安宁周时勋 四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