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www/wwwroot/7/www.bqgbi.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www/wwwroot/7/www.bqgbi.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隆万盛世1162公忠报国(1/5)-新笔趣阁
1162公忠报国(1/5)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大明京城文华殿上,魏广德和万历小皇帝相向而坐,小皇帝面前翻开这书本,魏广德正在按照张居正编撰的《帝鉴图说》讲今日的课程。 而现在正在说的这段,就是汉文帝劳军细柳营。 张居正毕竟是军籍,所以并不会入其他文官那样,把军事看做是粗鄙武夫才做的事儿,所以一些古达军事典故也编入书中,用来教导万历小皇帝。 应该承认,万历三大征的胜利,和张居正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那就是一旦确认战事不可避免,那就要竭尽全力去取得胜利,哪怕投入再大。 只要获得胜利,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魏广德还在那里抑扬顿挫背诵着《史记》中的这一段,而朱翊钧面前的书上,也正是摘录的这部份。 讲书,肯定要先把书完整的读一遍,毕竟古代学习讲究的是「识文」和「断字」,没有老师讲,怎么断学生还真不好判断。 毕竟这年头,大明还也没有标点符号。 后世国人熟悉的标点符号,起源于西方,1919年,胡适等人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并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决议通过。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这标志着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的诞生。 此后,新式标点符号逐渐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汉语书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因此就以为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其实也是错误的,而且发展其实也绝对不晚,而且也不慢。 当然,这样的发展进程在清朝后并没有继续进行下去,因为在清朝的中后期,国内就已经接触到西方的标点符号,一些学者认为非常有用并引入,还对古籍详加注释。 而胡适等人的提议,不过是将其正式化,成为官方文书的一部分。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但在古代书面文字材料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隆万盛世》 最新章节1162公忠报国,网址:https://www.bqgbi.org/248_248338/1083.html
天庭红包群
被赶出王府后,我成了最强锦衣卫
帝尊
重生后,她被病娇王爷逼婚了
我死后,渣男疯了
海贼:我能反弹一切
四重眠
我退宗后,全师门跪地求原谅
神医毒妃宝宝是个小福星
始皇假死:我篡夺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