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 为太后融资(1/3)
晚夏.过午时分京师就被阴沉沉的乌云所笼罩.大街上空无一人.湿凉的风卷走了闷热.眼瞅着暴雨就要來到.
这样的天气里.就连揭不开锅的赤贫百姓都不会在大街上乱转.天知道大雨什么时候能到.但是此刻却有无数官轿正从四面八方向北海方向赶去.一路小跑的轿夫颠的轿子里的贵人叫苦不迭.就连旁边随行的管家也累的狗伸舌头了.
但是沒人敢发牢骚.因为传召大家的是现在北京城最后权势的东太后慈安.而且是新年大朝会之后东太后第一次主动传召重臣.
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八旗王公贵胄、汉臣领袖……虽然不是正经的大朝会.但是汇集而來的都是妥妥的实权人物.
恭亲王奕?和醇亲王奕譞两兄弟当然是少不了的.就跟越好了一样两顶轿子几乎同时进入了新修缮的北海南门.刚刚跑进去从北海挂过來的湿冷之风就掀开了轿帘.
“知道是为什么传召咱们吗.”奕?有点明知故问.
“还能为什么.不就是陛下遇刺的事情吗.这一个多月下來整个四九城沒别的话題了.都快吵的崩塌了天.”奕譞眼窝深陷.一对熊猫眼说明他这位九门提督这几天真的是够忙活的了.
两人沉默并行.看着轿子外面乱哄哄的工地.不知道从哪里移栽过來的老柳树、苍松翠柏正在太监的忙碌中.栓绳子固定.
很多新修建的宫殿正在上瓦.工匠们纷纷从架子上走下來把杂物用绳索和油布固定住.北海上的画舫回到了港口.大风卷起一阵阵的波浪拍打在汉白玉的石阶上哗啦啦的响.
“该死的.这得糟蹋多少银子啊.那个富庆怎么那么多的钱.”奕?狠狠的捻动脖子上的朝珠.眼睛里都是恶毒的怨恨.
重修北海和景山的工程.他是绝对反对的.心疼银子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还是害怕东太后在这景山上拉起自己的势力.
中国的政治是很讲究仪式性的.很多事情都是靠人们的揣摩而不是西方那样弄成白纸黑字的文件.
别看只是东太后移宫到景山这么一点小事.但是在明眼人看來.这就是要和西太后划分界限的政治信号.而且脱离紫禁城居住.也是明显的在给八旗内部的维新派撑腰.
你们看我一国太后都不在紫禁城住了.我带头不守规矩了.那么下面人自然会心领神会.对那些维新派的臣子们高看一眼.
而且全国官员和学子们也都在看.如果大清朝廷连东太后都请不回紫禁城去.那说明传统势力对朝局的控制力已经不行了.到时候自然会有别有用心的人动歪脑筋的.
所以从一开始奕?他们就坚决反对慈安住到景山去.而国库沒钱就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借口.
沒想到慈安更精明.直接摆明了态度.你国库不是沒现银吗.你给我欠条.然后我慈安拿着这些欠条直接找各地督抚去要账.这总行了吧.
还别说奕?真的就统一了.别说这是个玩笑.在晚清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就是地方督抚势力大涨.而且每个人都有财权.
经过一场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汉臣督抚地方势力已经尾大不掉.虽然沒有造反的但是在财政上已经不太听中央的话了.
各省的厘金.也就是地方上的商业税.还有各省的田赋.就从來都沒有十足上缴过的.今年打个七折.明年就能打个对折.理由也很简单地方不靖.叛军太多.
一两个督抚交不齐钱朝廷还能对付.要是天下督抚都交不起钱.朝廷也得干瞪眼啊.最后就形成了.地方欠北京.然后北京再欠百官.最后拨款不齐又得欠地方.这就是一个理不清的烂账.
慈安明讲了.你们就说给我拨多少钱吧.工部做出工程预算出來.然后让朝臣共同商议.如果不反对.就让户部给我出欠条.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清隐龙》 最新章节725 为太后融资,网址:https://www.bqgbi.org/1_1429/727.html
大明逆贼
女子监狱的男人
贴身狂兵(沈天叶嫣然)
诸天剑帝
奈何竹马太花心
女子监狱的男人
重生六零姑娘有点颠
嫡女狂妃:王爷,你家夫人要退婚
重生娇妻已上线
是你治愈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