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八三章 王八之气(2/4)


那个鸟是不是杜鹃鸟,洛阳有没有杜鹃鸟,还真让王巨好奇了,以至他好几次进京述职时,都想到洛阳去拜访一下这个神棍先生。

也可能与邵雍无关,而是他那个不肖儿子邵伯温用老子的名气招摇撞骗。不过后人不知道哪,个个都当真了。

这个真不能急的……

但真实的王雱呢,很聪明,王安石在做知县时,客人送来一只鹿和一只獐,他将鹿与獐关在一起,问才几岁大的王雱,谁是鹿谁是獐。王雱脱口而出,獐旁边是鹿,鹿旁边是獐。客人惊得目瞪口呆。

王雱是前年中的进士,但在这之前,已著书数万言。后来作策二十余篇,极论天下事,有人便嘲笑他诗文极佳,却不会填词,王雱立即写了一首《倦寻芳慢》:

露晞向晓,帘幕风轻,小院闲昼。翠径莺来,惊下乱红铺绣。倚危栏,登高榭,海棠着雨胭脂透。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怅被榆钱,买断两眉长皱。忆得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还依旧。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嘲笑者见之,立即闭嘴。

才情惊人,几乎成了王安石变法中最重要的智囊,但此子性子急,心胸狭隘,是王安石与吕惠卿关系恶化的罪盔祸首者。这才是真实的王雱,而不是后人眼中那个神经病妖魔化后的王雱。

但是王巨也陪着小心。

王雱死后,王安石白发人送黑发人,作了《题雱祠堂》祭奠:

“斯文实有寄,天岂偶生才?一日凤鸟去,千年梁木摧。烟留衰草恨,风造暮林哀。岂谓登临处。飘然独往来?”

这首诗王巨记不得了。只记得王安石大约用了一个凤鸟的典故。凤鸟是世人对孔子的尊称,千年梁木是也子的自谓之词,恐怕王安石心中不服气啊。

想当初他进入东府时,国家是什么样子,父子俩努力,现在国家是什么样子。因此自傲地用了这两个词,然后立即召来邵雍等的大肆批判,父子相圣。可谓无忌惮者矣!

但也说明王雱在王安石心中的地位。

王巨唱了一喏后,细细地看着这个青年。

长相文静,秀气,瘦弱。颇有点戏文里书生的样子,另外姿态有些顾盼自若,有才情,老子上位,即将改革,肯定有些小得意。

但就是瘦。

胖唐瘦宋哪,不过在王雱身上这个缺点就无限放大了。

人一瘦。抵抗力能强吗?

或者说国家一软弱,光有挤地皮管屁用哪。

“见过子安。请坐。”王雱客气地说。

傲气是有的,但也不是王巨想像中的眼高绝顶,抬着头用鼻孔看人。

两人坐下,王雱让大伯上茶。

“久闻子安大顺城之大捷,当我朝之王玄策,班超也。”

“元泽兄,你折杀我了,我虽于大顺城之捷中有功劳,但主要功劳还是蔡公,况且蔡公也无王玄策与班超之能。”王巨说道。

这两人,一个是一人灭印度,一个是带着三十人部下平定西域诸国的超级大能,不要说蔡挺了,王韶恐怕都不及。但宋朝就是有这样的能人,在这种内敛的环境下,也涌现不出来。

“子安,这次下去看河,可看到百姓的苦难?”

“看到了一些,好的,不好的,不过论苦,真正苦难的所在是边区。哪里不仅是苦,而且连命都保不住。”

王雱语塞了。

他疏忽了王巨的出身,那是被逼得十三岁就要做背骡子的所在,河北再苦,还能苦过那个小破寨子?

王巨一笑,道:“元泽兄,这样吧,我也打开天窗说亮话,马上我就要走了,临行前我只说两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暗黑大宋》 最新章节第三八三章 王八之气,网址:https://www.bqgbi.org/1_1161/390_2.html

修仙老祖 武者中的学霸 重生之酷少宠妻 明星爸爸宝贝妞 我竟成了新手村BOSS 竹中君请和我恋爱吧 茶艺长姐,反向带娃[六零] 诡异复苏:签到十年,我下山收妖 放开女主让我来gl 天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