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苏联第五节:一个会议(1/3)
即便是美国人有着巨大数量的物资储备,但他们还是不想在欧洲或是非洲投入哪怕一个士兵开展对德国的作战。只是因为斯大林的一再催促才决定要摆一个样子给老毛子看看。他们认为以目前苏联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兵力,面对全线退守的德军有很大的优势。之所以斯大林迟迟不发动进攻是因为苏联人对于制空权的担忧——他们担心德国人强大的空中优势在红军进攻的时候制造不能解决的麻烦。因此英美两国为苏联人提供了很多的自行高炮,目的就是看到苏联人能把它们投入到进攻作战中去。
在伊朗北部通向苏联的铁道线上,军列的密度已经达到了极限。来自美国的各种战争物资时刻不停的运往苏联,充实着老毛子的武器库。
美国人不遗余力的支援苏联,他们的妇女儿童为此甚至已经开始省吃俭用。他们正在尽一切可能的生产出足够数量的武器弹药,作为打败德国的筹码。
这样的援助当然是心有所图的,美国人一直指望着老毛子能够在全线进攻德国人。他们看到德国人驻足不前,而又没有建立坚固的防御阵地。这是一个好机会,斯大林是不应该放弃的。美国的军事智囊团分析德国人的防御机会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千里战线上选择良好地形坚守。德军要作到在东线建立起一条稳定的防线,就应该放弃所有桥头堡阵地,然后作出更长距离的撤退以便减弱苏军进攻的冲击力。可以选择提前退守至喀尔巴阡山和东加里西亚,并建立起一条联贯的防线。这样德军就可以利用喀尔巴阡山等天险,一方面是为了阻止苏军冲入中欧和波兰,另一方面则要把它当作长期防守巴尔干和波德平原的枢纽地带。
按照他们的军事常识判断只有这样才是德军最有效率的防守战略。但是白起却并不这么想!
此刻的白起正在给他的元帅们开会,他拿出来一张冷兵器时代的战略地图。上面标注着那时的蒙古铁骑三次火烧莫斯科的战斗历程。他的目的是让德军的高级指挥员们明白一个事理,那就是一城一地的得失不是那么重要的,保存军队的战斗力才是至关重要的。德军的长处在于运动战,一旦在运动中停止下来就有可能遭到毛子优势兵力的打击。通过研究蒙古人击败俄国人的战例,元帅们知道了德军目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术,应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白起一再的建设德军,一再的给德军提高机动能力。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德军的运动战优势,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至于一城一地的得失那时常有的时情,只要人还在就啥都有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 最新章节战苏联第五节:一个会议,网址:https://www.bqgbi.org/194_1946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