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千四百四十八 危中藏机(1/4)

魏帝国和明帝国是不一样的。

明朝后期,尤其是张居正死后,中央统治力衰弱,部分地区的税收缴纳几近瘫痪,中央根本收不上税,帝国财政处于崩溃边缘。

国库没钱,本身也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于东南的外向型经济基本没有控制能力,很难干涉,任由其野蛮生长。

那些在这一波白银内流进程之中吃饱喝足的地主士绅们自然也不会拿出银子去再生产或者投资什么的,只知道储存或者买地。

除了储存和买地,他们也不会做别的事情,没有地可买了,他们就会在储藏白银的事情上动脑筋。

把白银藏在各种意想不到的地方,或者干脆铸成沉重的大块,就算让人看到,也搬不动,拿不走。

白银都给藏起来了,根本没有流通到社会上,无法创造经济收益,这一波东南沿海的经济繁荣期并没有给明帝国带去什么真正的好处。

所以西班牙人不来了,没人给输送白银了,人们就傻了。

一看西班牙人不来了,东西卖不出去了,也没银子了,就更不敢用银子了,全都藏着掖着自顾自。

地方官府没钱也没办法搞调控,只能坐着干瞪眼,于是立刻引发通货紧缩。

不过好就好在明朝还是农业经济为主,根本不是商品经济社会,也没有要害可抓,不会一朝发生经济危机举国上下都没饭吃。

东南地区和海贸关联地区被通货紧缩搞得要死要活,其他地方照样搞自己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从上到下一团乱麻,各家自扫门前雪,谁管他人瓦上霜。

魏国不同。

海上丝路和陆上丝路这个模式从东汉末中断到延德年间再度打通,前后运行不过数年,尚且不能对魏国经济造成实质性冲击。

再者说,眼下魏帝国中央的调控力很强,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

而且眼下魏国的经济主体也是以屯田农庄为基础的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商品经济规模不大,外贸经济也刚刚起步,占比很小,商业比重也还远没有到能超越农业的地步。

所以魏国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帝国内部的内循环,靠的是屯田农庄和发达的交通网络带来的巨大农业税收。

哪怕在商业赋税比例最高的西域三府? 农业税收也占了一半以上。

所以说两条丝绸之路对于魏帝国的经济来说只是锦上添花? 魏帝国还是那个标准的典型的农业帝国,经济危机并不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汉末年枭雄志》 最新章节一千四百四十八 危中藏机,网址:https://www.bqgbi.org/14_14089/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