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四章 阿姆斯特丹(1/3)

对于闻人君适才说的那几句话庞刚实在是太熟悉了,李自成也就是靠着这些话才忽悠了数十万流民攻下了燕京城,建立了他那短命的大顺王朝。

庞刚淡淡的问道:“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时不纳粮!真能如此吗?这句话肯定是李自成底下的谋士提出来的吧?”

闻人君躬身道:“大人说的不错,自打李自成攻下湖北后,天下震动,有许多科考无望的读书人都投奔了他,其中以三人为首,他们分别是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其中又以李岩为首,听闻是此人提出了那些口号,也正是他命人来我衮州府搞破坏的。可笑如此荒谬的话语竟然也会有人信,真真可笑之至。”

闻人君有些想不通,为什么这么明显是骗人的话也有人信,哪朝哪代不纳粮啊?老百姓不纳粮当官的吃什么?朝廷怎么运作?老百姓不纳粮了难道闯贼们吃自个么?

仿佛看穿了闻人君心中所思似的,庞刚沉默了一会,才轻叹道:“这些没什么好奇怪的,老百姓没了活路,此时只要有人站出来振臂一呼,即使他们明知是谎言,他们也会犹如溺水之人抓救命稻草般牢牢抓住不放的。”

俩人慢慢的在内院走着,鞋底踏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口鼻间不时喷出白雾。

闻人君搓了搓几乎冻僵的道:“昔曰,卑职在家中读书时总是不明白,为何这天下盗贼总是如同地上的韭菜般割了一茬又会长出来一茬,莫非他们就不想好好过曰子么?直到卑职名落孙山后游历各地才知道,不是百姓不想好好过曰子,而是官府和朝廷不想让百姓活啊。

听说在天启年间,宫中有珍珠灯,高四五尺,全用珍珠穿成,每一颗珍珠有一分多重;华盖和飘带皆用众宝缀成,带下复缀以小珠流苏。一尺多高的珍珠灯,据说一共有四十九盏。官中各殿都有极贵重之彩灯数盏,殿陛甬道,回旋数里,全有白玉石栏,石栏外边每隔数尺远有雕刻精致的龙头伸出,颌下凿有小孔,专为悬插彩灯之用。无殿陛石栏处,立有莲桩,每桩悬挂琉璃灯一盏。紫禁城中各处所悬各色花灯,共有数万盏。遇宫女成群嬉耍,碰落几盏,顷刻间就有太监拿新的换上。如此太平豪华景象,转眼间己成陈迹!如此骄银奢侈,百姓如何不反呢?”

庞刚微微一笑:“闻赞画,你这番话若是让朝廷听见就是有十个脑袋也得掉了。不过适才你所言虽然没有错,但却不能成为那些贼寇四处掳掠的理由。那些流寇岁自称义军,但所幸之事比起官军来更加令人发指,例如那贼寇首领刘宗敏非常好色,总抢劫几十位美人陪伴。而有的流贼首领专门吃人心,常常吃的两眼通红。

在本官看来,那些流贼不过就是一群有组织的盗贼,没有丝毫正义可言。李自成虽然看起来善纳下属建议,作战时也异常刚猛,但此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为人反目无情。这些流贼一辈子信奉的只有中的马刀和暴力,即便是做了天下也只会任凭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庞刚这个后来人看来,李自成他们的下场那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也是他们必然的宿命。事实上李自成统领的流寇也是明朝末期军纪最差的一支队伍,他们是走到哪里就抢到哪里。历史上他们之所以屡屡被清兵打得大败,主要也是不得人心之故。流贼之间也是相互憎恨,残杀不断,视人命如草芥。这些原因主要是出于无知,他们看不起有学问的人,只信奉强者为王。因此成也于斯,败也于斯,这就是恶奴革命的实质。虽然他们起义也属于迫不得已,但华夏民族也确实是因为他们的存而将这个民族的发展引领到一条错误的道路上。

历史上满清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行》 最新章节第四百二十四章 阿姆斯特丹,网址:https://www.bqgbi.org/12_12375/424.html

天降系统,被虫族拥为皇者 她在梦里成神 戏精宿主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夏宝传Ⅲ 乡村美妇 锦绣清宫四爷护妻日常 我的师傅是林正英 三国狼烟行 我爸给我二十亿一叶孤舟L 二次元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