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两百七十二章 堂堂之阵(2/4)

高在上的意味,明明白白的在说,他的这话,根本就不值得一驳。

“这报,名为《大理报》,”草庐先生道:“皇上御笔提名,太子亲自编撰,说它是朝廷的第二份邸报也不为过,”

“邸报上的话,如何会作假?”

熙川先生心说,邸报,官样文章尔,岂有不做假的?其它不论,就说那其中的“天子”“万岁”等,如何可能成真?

想起此来的本意,他把这些话咽了回去。

他此来,自然是想争取这位虽败在黄昊手下,早早退出朝堂,但门生故旧,依然遍布朝野的老瀚林的支持,最好,是能在为了儒家的前提下,接手这位看起来应是苟活不了几年的老人家的这些人脉。

加之他年岁又高,还是忍让着些吧。

但原则问题,徐熙川以为,当寸步不让,“我中华文字,却用蛮夷之字来注音,这如何可以?我等若是放任不管,焉知百年后,我们的后辈,便再也见不到先贤所造之字?”

“若连字都没有,我等的大道,又有何依凭?百年之后,我们等有何面目去面对先贤?”

草庐先生摇头下榻,“熙川,你未免想得太多,若是我们的传承,这么容易断绝,那我等怕是早就无缘一睹先贤的经义,”

“何况,汉字乃煌煌中华文化传承之基,如何能被轻松取代?”

“正因为是传承之基,便更是不容有半分亵渎,”徐熙川反驳道。

草庐先生又露出让徐熙川非常不满的笑容来,“若这上面所说,是真呢?”

“若汉语拼音,确仅有二十一个声母三十九个韵母,确实简单易学,你觉得,是喜欢它的多,还是排斥他的多?”

徐熙川一时有些说不出话来。

对字的注音,始自汉朝,一般统称为韵书,最初的目的,主要是为诗词服务,因为诗词注重押韵,韵书的出现,当然更便于诗人检韵。

一开始,以直音为主,就是用同音字来注明读音,这样的方式显然局限性太大,比如,若是两个字都是生僻字,那就等同于没有注音。

之后便有了反切。

所谓反切,是用两个字来注音,两个字的前一个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后一个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这也是现在普遍采用的注音方式。

因古今、南北读音的不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西南崛起》 最新章节第两百七十二章 堂堂之阵,网址:https://www.bqgbi.org/11_11719/272_2.html